星期六, 十二月 30, 2006

原始的抽象

看到 CS_留言,我改变了一下我的计划。他说:
我非常赞同.只是不知能否进一步讨论,""对于人是什么?对于计算机是什么?您可以就以围棋来谈:)当然也可以就NLP来说,我对这个更熟悉.

关于抽象,最简单的观念就是用 一个概念 表述 多个现象,比如 动物 可以表述 鸟、猴子等等。
在围棋上,比如我要表达 "扭断的棋形",然后摆出下面4个图

那么这几个形状中那一个是我说的"扭断的棋形"的特征呢?呵呵,看上去是否很象智商测试?我想应该很容易看出来的。


我们将抽象出来的东西叫做Pattern,它的特征包含着两个部分

1不变的

2 可变的部分(有某种范围的限定)

我想每个人的直觉一定都认为第一个图是正确的答案吧,那么有没有可能下面这个图才是我所要更精确的表达呢?

X 是表示只能是 或者 白棋,三角是 或者 黑棋。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如何把这个概念传达给学生呢?通常是告诉上面几个图,然后再摆几个相反的例子,最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这个概念。

然而还存在着一种可能,其实我想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扭断的棋形",就只是上边的4个图。

用围棋来阐述最原始的抽象是合适不过,毕竟图形的处理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最简单的黑白排列像是深奥的密码。

对这个问题我给出的3个答案其实还有另外的意思,先暂且不谈。这次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围棋是训练我们抽象能力的工具,即使你不会下棋,看到这些形状,也会让你的脑子的抽象能力自动运转起来,怎么样,你有感觉到聪明一点了吗?


星期二, 十二月 26, 2006

万王之王 – 抽象


制作围棋对弈程序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最大困难是什么,然后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仔细观察了身边的事例,找寻计算机在显示出什么样的能力的时候会让人们觉得令人惊奇,最后的结论就是抽象。

CSDN的博客上发表《计算机围棋》的时候,当文章上传完毕,我惊奇的发现在页面的尾部出现了许多与围棋有关的文章,我的围棋狂想 ,我的围棋二十年――业余菜鸟的成长故事 等等,原来CSDN还有许多爱好围棋的朋友!

因此我对CSDN这个功能非常赞赏。那么CSDN的系统是怎么知道我写的文章与围棋有关呢?其实很简单,是tag的功能,当大家填写tag的时候,不就是在对文章进行一个高度的抽象吗?此外,我还注意到CSDN独特的功能,就是系统会自动为你生成tag.

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组tag

作者tag:人工智能 围棋

CSDN 推荐tag:计算机 棋类

CSDN生成的tag看上去还蛮接近,不过如果是用这组tag来产生的关联文章一定会让人失望的。我猜,CSDN只是简单的对关键词计数吧? 那么,就是在一点点的偏差,却产生了让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可见抽象产生的效果有多种要。

翻开人工智能的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方法,甚至比较另类的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但是遗憾的是,在所有的教科书中我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智能的定义,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我大胆的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所谓智能就是抽象的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理由

1.如果一个小孩体现出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大人会夸奖,真聪明!

2.智商测试题,基本上就是测试抽象出各个图形之间逻辑关系。

3. 在网络上查不到关于分析抽象过程的文章,只有如何培养抽象能力的文章。

也许有人会说将“智能”这个词换成“抽象”,这样有意义吗?显然,“智能”这个词包含的含义更加广泛一些,我们的工作就是将探索的范围缩小一些而已,即使如此“抽象”这个词本身包括的领域还是太大了,让人有无处下手的感觉。如果将抽象的范畴继续缩小为“归纳”可能还是现阶段我们能够企及的目标。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归纳”是将一组事物的共同点找出来(只能抽取名词),而“抽象”则包括将一组事物的逻辑关系抽取的能力(可抽取动词)

一个智能机器,毫无疑问需要具有学习的能力,那么“学习”的定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学习就是“抽象”+“自圆其说”的一个过程。下一章,我将和大家详细讨论“自圆其说”的机制。

关于将“智能”缩减到“抽象”这个过程,应该有许多不同的意见! 欢迎大家与我交流

星期五, 十二月 22, 2006

计算机围棋-神喻的召唤


计算机围棋-神喻的召唤

智能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看到一个准确的答案,笼统地说就是像人一样思维就是智能了,而棋类游戏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智力游戏,那么如果计算机能够在棋类游戏中战胜人,是否就可以说具有智能了呢?

遗憾的是,当计算机在国际象棋上战胜人类的时候,我们仍然没有感到它是一台有智能的机器,它还只是一台算得飞快的计算机械而已,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国际象棋是一个简单的游戏?还是智能其实就是由多维的逻辑计算组成,到达一定复杂度后,便表现出智能的假象?

对于作为职业围棋选手的我来讲,围棋作为这个世界最为复杂的智力游戏,是感到非常自豪的,据说深蓝战胜卡斯帕诺夫之后,IBM曾试图对围棋发起挑战,不过在仔细的评估之后,他们还是放弃了。那么计算机处理围棋的困难在于什么地方呢?很多学者都做出很多详细的学术解释,但我给出的解释却是从宗教信仰这个角度来看的。

围棋的起源众说纷纭,据传是“尧造围棋 教子丹朱”,但这些传说缺乏考据,不能信服。还有一种说法,围棋是从河书洛图中化出,对于这个说法,我认为是最有可能的,大家看看上图的河书,远看不就是一盘围棋吗? 河书洛图是古代的神迹,之后的八卦、易经、五行、中医等等皆源于此,是中国文化的源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我们接触西方文化之后,通过比较,会发觉中国文化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太多笼统,缺乏西方文化的精确性,但围棋这门被古人列为四艺的棋类游戏却仍然保持棋类游戏之王的桂冠,而从与河书洛图外观的相似性来讲,围棋显然要比八卦等等更接近,显然是河书洛图更为直接的衍生物。

那么造物主把河书洛图这样一个神喻赐给我们先人的目的是要揭示什么秘密呢?先人所作出的解释曾让中华民族焕发了上千年的光辉,然而当尘埃落定,发现这种解释是笼统的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时候,我们发现在文化的灰烬中围棋仍然在熠熠生辉,它在召唤我们去破解它的逻辑方式,可以想象,当计算机在围棋上战胜人类的时候,也是就是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智力工作的时代,同样也是中国文化重新复兴的时代。

然而当我们面对冷峻的现实,计算机围棋被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这个方面的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都非常少。有幸的是北邮围棋研究所在林金桐校长的直接支持下建立起来了,但单靠我们的力量要想获得突破,仍然是势单力薄。所以这次与CSDN这个中国最大程序员网站合作,就是想让更多的朋友能给予我们帮助,依靠彼此激发出的灵感之帆,穿越那蒙昧的未知之海。

随后的连载中,我们将把我们一年以来对计算机围棋的研究展现给大家,其中许多未解的问题,我相信是具有广泛意义的。

星期日, 十二月 10, 2006


黑1贴,白棋3个子可以逃吗?